谁是美国中产:美国无阶级神话的破灭与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shlh9f634

时间 2025年5月16日 预览 1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3662651072463397/

2024-09-12 15:57·澎湃新闻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19日晚上,现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接受民主党提名的演讲,其中九次提到中产(middle class)这一群体。在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之后,美国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日常生活用品、租房、普通代步的二手汽车等都大幅涨价。普通中产和工薪阶层深受其害。在这次大选中,哈里斯承认这些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并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哈里斯提名蒂姆·沃尔兹为副总统候选人,笔者认为其主要考量因素就是阶级。她或许无意纠正过去关于美国社会的错误的说法——美国是一个没有阶级(classless)的社会,但显然在这场大选中,阶级已经成为一个问题。随着美国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将会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当地时间2020年8月19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持续举行,参议员卡玛拉?哈里斯正式接受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

一、美国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

皮凯蒂在2014年出版的《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里,根据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的数据,分析了美国日益增大的贫富分化问题,指出在未来贫富分化还会继续加大。他指出,“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本身非常宽泛,甚至可以上不封顶,下不封底。由此可知,学界也并无一个精确的阶层划分标准,如何划分阶层争议很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名称和实际对应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但一个不容被否认的事实是,经济上的绝对优势较易转化为文化或社会等资本,但反过来并不成立。

皮凯蒂的书出版于10年前,而最新数据[1]显示,美国最富的10%的人口拥有美国67%的总财富,而最底层的50%的人口只拥有2.5%的总财富,那么,40%的中间人口拥有30%左右的总财富。由此可知,现在美国的人口结构按照财富的分布早已不是1950年代的纺锤形,而是近似于金字塔的结构,按财富分布来看,美国社会变为了一个倒金字塔结构,这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因此,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日益严重,美国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而非一个没有阶级(classless)的社会。本文的阶级阶层划分以财富为基础。

美国的人口金字塔

富人或上层阶级(upper class),占总人数的10%,他们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总财富增加的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他们会越来越富,贫富差距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大。

中产阶层整体萎缩,表现为财富总量缩水,以及人数减少,表面原因则是相关的中产职业减少。传统的三大具有社会地位且回报不错的中产职业为医生、律师和大学教授,前面两个目前在美国社会的收入、岗位数量各方面的变化笔者不甚清楚,就大学教授这个职业来说,目前形势不容乐观。《离开学术界》和《学历之死》(都已译为中文)的作者们提到,高等教育中有教职的教授数量大幅度减少,现在想在美国学界找一个教职轨的岗位,非常困难,很多人都是学术临时工(代课老师adjunct),疲于奔命,既无尊严,又无经济保障,甚至很多雇主不会为这些临时工购买医疗保险——这些人按小时获得工资,显然不再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范畴。即使是获得教职的人,除了经济上有基本的保障之外,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人也难以兼顾生活和工作,教课敷衍,也无法用心指导学生。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正陷入巨大危机和困境。

工薪阶层占总人数的50%左右,财富总量却只有2.5%,而且还在变少。另一参考数据为极端贫困人口以及美国统计局所设定的贫困线。[2]美国各州的贫困线所设置的最低金额不同,2024年全国的贫困线划在一万五千美元左右,而夏威夷州(消费整体偏高)则在一万八千美元,这并不是说这个金额就足够一个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实际情况是这个最低金额显然不足以满足最低生活需求),这个线是为了政策需要而划定的,在这个线以下的人口才能申请各种政策补助。处于这么低的贫困线之下的人,占了总人口的11.5%。因此,这些人,必须通过政府的各种福利政策,才能勉强活下来。如果抬高这个贫困线,那么贫困人口比例肯定还会变大。著名作家芭芭拉·埃伦赖希(Barbara Ehrenreich)做过类似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出版了两本畅销书,其中一本名为《微薄工资:在美国的生存困境》(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她想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做两份工作,得到的报酬能否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开销,而答案是,不能。埃伦赖希的书也指出中产下滑到工薪阶层的原因之一就是提供较高薪酬的岗位变少。

至于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里面的分析很能说明问题:即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最显著的特征为资本主义经济利益最大化、成本开支最小化,具体表现为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极力压低工人工资,表现在商业化日益严重的高校层面就是缩减教职数量,用代课老师来降低成本。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了美国社会贫富极度悬殊的问题。下面将具体地对美国的所谓“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进行分析。

二、谁是美国的“中产阶级”

美国已逝著名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曾在2011年领导了占领华尔街运动(Occupy Wall Street)。他按照财富的多寡把美国人分为1% 的巨富和99%的普通大众两类。这一分类方法能让更多人产生认同,“我们是那99%”一度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We are the 99%)。根据美联储的数据和皮凯蒂的研究,可以继续借用这一格雷伯的口号,同时稍作调整,在此将99%改为90%。哈里斯所指的“中产阶级”,大致对应的就是这90%的人,排除那10%最富有的人。这90%的美国人口,包括普通的“中产阶级”,也包括工薪阶层。

哈里斯在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攻击特朗普时,强调特朗普是亿万富翁,他的政策将会有利于他的亿万富翁朋友,因而使普通的中产和工人阶级受损。除此之外,她并未明确表示会制定使这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利益受损的政策。因此,笔者的理解是,哈里斯也不准备触动他们的利益。不得不提的是,哈里斯和她丈夫的财富总额有数百万,并且在多地拥有房产,因此,他们也属于那10%的人口。哈里斯的经济政策的焦点将会放在提高普通的“中产阶级”以及工薪阶层的生活和工资待遇上,但即使她成功当选总统并实施这些政策,也只是稍微减缓贫富分化的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级问题。

工薪阶层,或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更多被用在城市的低收入群体以及五大湖区的铁锈带(原来的工业区,现在因为全球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的产业转移,造成他们失业,陷入经济困境)。而拜登和沃尔兹的原生家庭,都应归纳为工人阶级。拜登一直强调自己出身于普通家庭,他前段时间发布了退选演说,也提到自己来自于普通家庭(modest/ humble background)。[3]

关于美国社会贫困白人的研究并不多。2016年,南希·伊森伯格(Nancy Isenberg)出版的专著《 贫困白人:美国四百年未被讲述的阶级史》(White Trash: the 400-year untold history of class in A

Copyright2025同城维修科技
Copyright2025同城维修科技